中国决策网讯(付英 通讯员 李志杰 耿帅)5月3日6时10分,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宝兰高铁秦安站客运员张建成早已来到站台,为站台开放做准备。
旅客的小长假,我们的劳动节
每逢节假日,都是铁路客运系统最繁忙的时候。今年五一,受各地出行政策影响,车站虽无往年那样的“井喷式”大客流,但作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关口,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这位女士,请您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不好意思先生,核酸检测证明必须是规定时间内的,还请您理解。”“95后”小伙张建成化身“大白”,负责在进站口核验旅客“两码一酸”。类似于这样的场景,张建成每天都能经历成百上千次,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提示旅客佩戴好口罩,一遍遍耐心细致地讲解疫情期间乘坐火车的相关规定,这位“95后”的年轻人有着超越年龄的细致耐心和成熟稳重。
“虽然很累,但看到旅客开心的笑脸我就满足了。”透过厚厚的防护服、防护面屏和口罩,张建成的热情周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建成吗?我是李奶奶,上次真是谢谢你,今天我还要去趟兰州……”5月1日6时13分,刚刚起床的张建成接到秦安县市民李彩凤的电话,原来是李奶奶要去兰州医院做例行检查,提前联系需要轮椅服务。在秦安站,张建成不仅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还因为爱动脑、勤思考,赢得了旅客和同事们的交口称赞。
在一次巡视候车室的过程中,张建成发现了行动不便的李彩凤,便提示她可以使用12306客服系统向车站预约重点服务,但当了解到老人年事已高,不会通过12306预约重点服务后,张建成索性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存入李彩凤的手机,“李奶奶,这是我的电话,下回有需要您就直接打给我。”“真是个热心肠的好孩子。”李彩凤老人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张建成的赞许。
“为何不将这个行之有效的做法推广呢?”很快,张建成将自己想法付诸实践。此后,每次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旅客,张建成都会留下电话号码。张建成的手机里有张特殊的备忘录,记录着重点旅客姓名、联系电话、问题困难以及出行事由。
“看到他们就好像看到了家人。”每当看到老年旅客时,张建成就想起了自己家里的老人。张建成将无法陪伴家人的愧疚化作了对旅客们点点滴滴的关心。
此心安处是吾乡
“由于秦安站人手紧缺,本人自愿放弃探亲假45天,恳请组织批准,笃定前行挑重担,不负韶华不负心。”当大家都盼望着能利用难得的小长假稍作休整时,张建成毅然向组织递交了这样一份申请。
张建成的家远在2700公里外的黑龙江绥化,2017年9月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秦安这座西北小城的高铁站工作。虽然每年都有探亲假,但由于疫情形势反复,回家看望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想法最终落空。
“一切都好,要以工作为重。”视频电话里传来家人的嘱咐,“错过是为了更多的‘相聚’嘛,等疫情结束就回家看您……”工作告一段落,和家人闲话家常的张建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