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首   页                国际要闻                国内要闻                 决策智库                 决策信息                决策人物                招商引资                决策服务
                          影视娱乐                文化旅游                 三农扶贫                  公益中国                知识产权                科技生活                经济动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制订的《上海市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作者:决策 浏览: 发表时间:2018-11-07 13:01:41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

1.请选择订阅信息类别并填写好您的邮件地址后按“订阅”按钮,您的邮箱中会收到一封确认信件,请点击确认信件当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2.如果您需要修改订阅内容,只需重新选择订阅信息类别,输入邮件地址,您的邮箱中会再次收到收到一封确认信件,请点击确认链接确认订阅新的信息类别即可。

3.如果您需要取消订阅功能,可以通过点击邮件中的取消订阅按钮,确认要取消的信息类别即可。

4.感谢您使用邮件订阅。

沪府办发〔2018〕12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经济信息化委制订的《上海市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经济信息化委制订的《上海市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4月4日

上海市深入推进技术改造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技术改造是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关键举措。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实体经济形态,推动技术改造创新,这对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实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7〕36号),深入推进技术改造,促进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国际先进水平为标杆,以技术改造为抓手,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全面实施技术改造焕新计划,推动制造业焕发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进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精品化、绿色化方向延伸拓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实体经济能级,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对标国际。主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充分调动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本质安全水平,积极打造领先标杆,促进上海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2.坚持提升内涵。鼓励企业通过引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技术改造,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企业内涵式发展。

3.坚持激发动力。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关键要素的供给,激发企业推进技术改造的内生动力,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4.坚持优化环境。推动制度供给突破和优化,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部门协同、市区联动,健全技术改造系统化推进机制和体系化引导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甘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良好服务。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底,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初步形成若干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使上海成为高端制造的承载地、先进技术的策源地、创新人才的集聚地。

——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行业引领的新标杆。技术改造示范效应不断明显,建设100个智能制造示范项目,100个技术创新示范项目,100个产业链建设示范项目,100个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100个质量品牌提升示范项目和100个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带动规模以上企业实施5000项技术改造项目。

——丰富创新驱动、环境友好、集约高效的新内涵。企业技术改造研发投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绿色制造水平明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全国前列,建设5-6个超千亿的产业集群。

——成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技术改造投资效率不断提高,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工业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5%,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

——建设国际化、法制化、便利化营商投资的新环境。推进技术改造项目承诺备案制,“零土地”技术改造从获得规划设计条件后到获取施工许可证的审批周期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智能化改造工程

1.实施以机器人应用为特征的自动化改造。以“提质、增效”为目标,支持企业利用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自动检测与装配装备、自动物流与仓储装备、自动加工单元等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成套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

2.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的智能化改造。在实施自动化改造基础上,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远程运维、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动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实现生产装备的预测性维护,形成智能柔性生产方式。加快大数据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形成动态优化的管理流程。

3.支持人机协作和自主可控的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在实施智能化改造基础上,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特征的智能化“样板工厂”。推动智能感知、机器学习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工厂建设中的深度应用,促进人机协作。支持在生产、试验、检测、远程监测运维、物流仓储等领域应用自主智能装备,实现关键核心装备与关键智能部件安全自主可控。

(二)实施技术高端化提升工程

1.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能力建设,鼓励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产业前沿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等方面实施一批改造升级项目。着力加强以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重大研发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的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加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力度,推动实施一批技术开发改造项目,着力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力度,支持一批知识产权能力建设项目。

2.加强基础领域能力改造提升。推进一批以标志性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先进基础工艺突破为方向的提升改造项目,推进整机、主机改造与基础配套同步改造,提高整机、主机自主化率。推进质量提升工艺优化,组织实施一批工业诊断、工艺改进和质量攻关项目,攻克一批行业非竞争性共性质量技术问题,推动产业链协同,加快高质量产品产业化。

3.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围绕产业发展急需突破的关键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对接转化一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新技术成果。鼓励企业在技术成果购买、中间试验、工业性生产试验、重大产品或装备产业化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支持企业在技术改造中应用重大技术及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的“三首”以及《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创新产品。

(三)实施产业集群化建设工程

1.促进传统制造业产业链转型升级。以价值链高端为目标,推动传统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率,实现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汽车产业重点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升级,船舶产业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钢铁、石化产业重点推进新材料升级和绿色化改造,都市产业加强研发、质量和品牌设计能力提升。依托重点行业与龙头企业,推动配套企业的协同改造升级,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2.加快推进新兴行业产业链建设。针对发展潜力巨大,但尚未形成规模的新兴产业领域,组织实施产业链改造工程,大力支持上下游产业配套改造建设项目,突破瓶颈制约,健全产业链条,形成一批先进的规模化生产能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重点围绕技术能力建设、生产制造智能化改造、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等实施一批技术改造项目。培育竞争实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本市新兴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3.实施重点行业产业链补链。聚焦本市产业链中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通过技术改造建设带动力大、辐射力强的关键项目,将现有产业链延伸、补缺,形成产业关键环节价值链闭环。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利用产业集群内部合作机制,推动实施一批产业链补链的技术改造项目,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建设。支持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维修服务等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引导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和制造。

(四)实施制造服务化发展工程

1.加强生产制造的研发设计能力建设。加强产品、系统、工艺流程等领域的研发设计,强化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服务支撑,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大对设计的投入和应用。依托技术改造项目,支持企业完善原位校准、动态感知、需求挖掘、人机工程、系统仿真、增材制造等技术能力,鼓励购买和研发设计工具和软件,支持企业通过创新设计提升传统工艺装备,推进工艺装备由通用向专用、由单机向连线、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持续升级。

2.推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检验与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等领域能力升级建设,引导企业检验检测向专业化、信息化发展,初步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检验检测产业体系。重点支持工程机械、特种设备、交通工具、矿山机械、化工设备、数控机床、精密仪器、通信设备、电力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等领域企业建立运行监测中心、不间断应答中心等服务体系,通过设备跟踪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进行远程监测、故障诊断、远程维修、趋势预测等在线支持服务。

3.推动供应链优化提升改造。推进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供应链体系的智能化,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工厂、智慧物流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提高敏捷制造能力。完善供应链管理技术标准,提高运输、物流容器和搬运工具等标准化水平。推动感知技术在制造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应用,促进全链条信息共享,实现供应链可视化。

(五)实施产业精品化培育工程

1.不断丰富产品品种。支持企业围绕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改造提升项目,形成新型产业供给能力。围绕本市食品、纺织等行业领域,支持企业实施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改造,培育一批主导新品种,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要;支持企业针对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改造,丰富产品功能,提升产品性能,实施一批老产品改造提升项目。

2.大力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制造精品战略。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设备改造升级,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支持企业瞄准国际标杆,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在重点领域实施重大装备共性技术和产品质量攻关改造项目,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运用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联盟标准组织生产,使产品整体质量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进入世界前列,引领和提升“上海制造”整体水平。

3.推进品牌创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品牌创建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产品设计创新中心建设,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完善重点企业大数据平台,增强品牌创建支撑能力。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品牌企业营销网络建设,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企业影响力。加强品牌企业智能仓储系统建设,提高仓储物流配送系统效率,满足市场及品牌发展需求。

(六)实施制造绿色化转型工程

1.加快产业绿色安全升级。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进能效“领跑者”计划,组织实施企业能效提升技术改造,实施高耗能设备系统的节能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企业应用减污、节水、节能等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进行改造,降低污染排放。以食品、轻纺、医药、石化、通信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绿色改造示范项目,加快全流程密闭化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力度,优先安排技术工艺先进、有效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的改造项目,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和循环经济技术改造项目,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实施以绿色制造为特点全流程改造。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为内容,支持实施绿色改造工程,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应用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支持具备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建设,推行生态设计,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由市政府领导召集,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审改办、市财政局、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各相关区政府等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市技术改造联席会议。各区建立相应的推进机制,形成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的工作格局。市级层面负责搞好协调服务、监督指导,研究制定技术改造政策,协调解决技术改造瓶颈问题。区级层面负责研究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推动计划落实。市经济信息化委每年组织对各区技术改造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对计划落实情况开展督查。

(二)深化审批改革。深化落实《上海市企业投资技术改造项目行政审批管理改革方案》,在不改变规划条件的前提下,依法依规推进零土地技改项目承诺备案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低效用地再利用,研究制定产业区块外重点企业甄别标准,在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地区规划控制、环境保护要求、不影响相邻地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经认定后所在地块明确作为零星工业用地保留,允许在不改变原权利人的情况下进行技术改造。

(三)加强政策支持。创新技术改造财政支持政策,扩大项目支持范围,优化支持方式,聚焦重点项目,鼓励各区建立区级技术改造专项支持资金。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专用设备税额抵免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产业导向及规划要求的现状优质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存量工业和研发用地按照规划提高容积率的,各区政府可根据产业类型和土地利用绩效情况,确定增容土地价款的收取比例。

(四)加强产融合作。积极运用产业转型升级基金、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支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多渠道利用上市挂牌、股权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发挥本市中小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的功能作用,为技术改造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技术改造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8年3月28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       地址:人民大道200号       邮政编码:200003       联系电话:23111111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044

上海政务服务总客服:12345

中国上海政务微信


Top

关于我们      合作联系    保护隐私条款    免责条款
 

决策网网络版权所有 © 2016-2027  备案号:京ICP备18062851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